
各位老师,是不是偶尔会在这些场景中犹豫过:
课堂讲到某个热点话题时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?
朋友圈看到一则"惊人消息",手指在转发键上徘徊?
学术研讨时,不确定某些观点是否越过了界线?
如果您有过这样的瞬间,那么《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第一条"坚定政治方向"就是为您量身定制的行为准则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轻松聊聊,这条准则如何为我们的教学生涯保驾护航。
准则第一条“坚定政治方向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;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。”
这样做,既专业又安心
想要既守好底线,又能尽情施展教学才华?您可以:
✅增强辨别力——对各类信息保持警惕,不轻信不盲从
✅把好课堂关——备课多一分思考,上课多一分责任
✅用好新媒体——在网上活跃的同时,记得保持教师形象
✅加强学习力——经常学习党的创新成果,提高政治素养
这些"雷区",千万别踩
来看看两个真实案例:
案例1:课堂上的"随口一说"
某高校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,讲述未经证实的"内幕消息",并对政策进行片面解读。课后录音被上传网络,最终该教师被调离教学岗位。

案例2:朋友圈的"随手一转"
一位老师经常在微信转发来源不明、内容偏激的文章。其中一篇文章被广泛传播造成不良影响,该教师受到严肃处理。
这些案例提醒我们:教师的言行无小事,课堂内外、网上网下都要谨言慎行。
下期预告:我们将继续学习《准则》第二条"自觉爱国守法",看看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践行法治精神,敬请期待!
监察审计处贴心提示:准则记心中,教学更轻松!